77365hh
站内搜索:

巴中市南江 春倌“说春”贺新年

【2017-02-03 09:07:36】【来源:四川日报】【字体: 】【颜色: 绿

  

 

  谭永立(左)端着茶说“茶春”。

  □本报记者 何浩源 文/图

  “这边走到那边来,春打蜡梅窦雪开。只有蜡梅开得早,今年新春就来了。春来了,春来了,好像玉皇进珠宝……”1月29日,正月初二上午,巴中市南江县黑潭乡李家营村71岁的春倌谭永立正在村主任谭伯琼家“说春”。

  在川东北米仓山南坡、巴中阴灵山一带以及南江县,流传着一种“说春”的古老习俗,也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春”的目的是报春送喜,“说春人”被称为春倌,春倌一般从农历十月小阳春后开始走乡串村,到次年春分的时候结束,而春节前后则是“说春”的高峰期。

  记者和谭永立一起来到谭伯琼家,只见他站在谭伯琼家院坝的台阶上,眼睛不时左顾右盼,结合谭伯琼家的摆设和家人的情况,以顺口溜的形式编出吉祥话,通过说唱的形式表演出来。谭永立语言风趣诙谐,演唱合仄押韵,台下的谭伯琼一家不时鼓掌喝彩。

  相传“说春”艺术起源于商朝,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说春”已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谭永立是“说春”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从1981年开始“说春”。谭永立介绍,“说春”规矩不少,进院坝、进中堂,每到一处有不同的唱段,“见啥说啥,见什么人唱什么歌。”如果对方是农民就说《二十四节气春》;如果是医生就说《医生春》;见老婆婆纺线,见人织布就说《纺线春》《织布春》。七十二行,行行有歌。

  现在谭永立已经很少外出“说春”了,只是春节的时候在附近的村子里说。“我年龄越来越大,今后想要培养一个传人,让这门艺术给大家继续带去欢乐。”谭永立说。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