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东升
“医疗保险是我国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之一,为我国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折叠门诊报销比例为……”6月30日16时30分,乡音小喇叭在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上空准时响起,正在播报国家医保政策,村民夏长秀坐在院落里认真倾听。连续两天的重复播报,让夏长秀对国家医保政策已经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2017年年初,平昌县依托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创新开通乡音“小喇叭”,定时宣传各项政策及近期国内外重要新闻,让村民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事”,实现了“旧平台”发挥“新作用”、“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原汁原味“转”
方针政策入脑入心
6月30日中午1点,正值午休,六门乡五马村,村民杨川与几个邻居坐在客厅里谈天说地,什么“雄安新区战略”“天舟一号升空”等重要新闻,他们谈得头头是道。一群常年在家务农的村民,对国家政策和大事能如此关注了解,还得从每天播报新闻的“小喇叭”说起。
“全村安装了三处‘村村响’,基本实现全覆盖,每天分三次播报国家政策和新闻。”五马村村支部副书记周天菊说,自年初成立村文化广播站后,村里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定时播报时政要闻,内容主要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台等一些媒体播报的时政要闻,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进村入社、入耳入心。近期主要是播报一些有关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内容,还有老百姓重点关注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政策,以及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等精准扶贫政策,农村低保、新农合等民生政策。
据了解,2017年年初,平昌县依托现有的农村应急广播,创新开通乡音小喇叭,建立县、乡、村三级广播联播联控体系,由平昌广播电台集中统一将国家政策和重大新闻转播到各个乡镇广播站,再由乡镇广播站负责传送到各个村文化广播站,最后由村文化广播站落实专人负责接收和播报,确保党的声音“原汁原味”传到百姓耳中。
分级分责“播”
致富技能耳熟能详
听广播可以学技术、了解市场行情,从事养牛的冯怀珍、从事野猪养殖的李天忠等一批从事种植养殖业的村民已经成为乡音小喇叭的铁杆粉丝,每天定时听广播。
“平昌创新开通乡音小喇叭,不仅仅为了宣讲政策,还要让小喇叭发挥大作用,促进村民脱贫致富。”平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超说,当初在开通乡音小喇叭时,便组织了县、乡、村三级播音员,按“1+X”模式,各负其责进行播音。“1”,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重大决策部署为主题,由县委宣传部负责拟定全县通用广播稿;“X”,即按“你点我播”模式,由各乡镇征求群众收听意愿,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做“一村一品”广播稿。
经过前期意见反馈,村民对一些种养殖技术、市场价格、健康养生等信息比较关注。为此,宣传部门牵头,抽调各部门理论专家和业务骨干,组建流动播音员队伍,分片包干深入各村巡回播音,重点播报村民关注的内容。像冯怀珍、李天忠这样的广播粉丝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开办“政策早知道”“农村致富经”等专栏30余个,播报惠民政策、劳务用工、市场价格等信息4万余条,有效助推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奔康。
在平昌,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这个旧平台,正被赋予新作用,必将唱响农村幸福生活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