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65hh
站内搜索:

【巴中日报】让文化惠民乐民富民

【2017-08-17 10:06:53】【来源:巴中日报】【字体: 】【颜色: 绿

  南江县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一面面内涵丰富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广场令人向往,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惠民演出深入城乡……近年来,南江县将文化建设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扎实开展扶精神、扶智力、扶志气的文化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加大投入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精忠报国、木兰从军、凿壁借光、孔融让梨……近日,记者走进南江县沙河镇将营村,竖立在聚居点道路两旁的古铜色牌匾十分显眼,每块牌匾上的内容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现在村里风气很好。”村民杨秀国说,逢年过节年轻人回家都是陪老人唠家常或下棋,闲暇之余一家人去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打球、锻炼身体。不少村民都表示,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完善了,大家的生活更丰富了。

  近年来,南江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这个主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创新机制,大做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文章,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今年以来,全县12个文化惠民扶贫专项资金总额为1773.8万元,其中建成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42个,建成6个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完成4个乡村少年宫建设,完成24个农民健身工程建设,解决3000户贫困户看电视难问题,完成30个贫困村应急广播建设,建成贫困村文化活动室39个,建成贫困村阅报栏37个,免费开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游击队纪念馆和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借文艺汇演

  宣传精准扶贫政策

  如今住在燕山乡李寨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村民杨德全告诉记者,开始知道要搬迁时,他还有抵触情绪,觉得老房子住习惯了,搬到聚居点后饲养家禽家畜不方便。后来,通过观看相关文艺节目,他真正了解了惠民政策,不仅率先报了名,还积极配合施工队在安置点建新居。今年春节前,一家人高高兴兴搬进新家。

  2016年初,南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八庙、燕山、高塔、赤溪等乡镇实施扶贫连片开发。县文广新局及时组织创编了一台以宣传精准扶贫政策为主题的文艺节目,通过歌舞、小品、快板等,深入浅出地宣传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四好村”建设等的目的和意义。许多群众在观看文艺汇演后,思想受到触动,思维方式得以转变。

  县文广新局局长冉峥嵘介绍,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到哪里、把脱贫工作开展到哪里,文化部门就把文艺演出送到哪里”的要求,他们先后在下两、大河、正直等20多个脱贫工作重点乡镇开展以《歌唱新南江》为主题的脱贫宣传文艺汇演30多场次,在关门、高塔、燕山等偏远乡村开展“情暖乡村”文艺演出20多场次,实现了48个乡镇全覆盖。

  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开了转变群众思路的突破口,全县干部群众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2016年53个贫困村成功销号、1.96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7.7%。

  办农家书屋

  普及农技知识

  冉峥嵘介绍,南江县贫困户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很多贫困户“靠天吃饭”,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此,县文广新局在贫困村大搞标准化农家书屋建设,让贫困群众通过阅读书籍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科技致富能力,进而促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村民增收。

  近日,关坝镇小田村村民吴佑兰在村图书室翻阅中药材种植以及病害虫防治等相关书籍。她告诉记者,现在她不出去务工了,在家里种植中药材,收入很可观。

  小田村以前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很多村民一年仅靠种植一季水稻和玉米维持生计。去年9月,县文广新局派图书馆工作人员进驻该村,配合村里建起了一个藏书2万多册的标准化农家书屋。村党支部书记谢华高看到《中药材高产栽培技术》的书籍后,当即与几名村干部合计,发动村民栽植川乌、白芨等巴药产品。目前,全村已种植川乌600亩、白芨200亩、万寿菊500亩。据测算,仅中药材一项,就能带动全村人均增收1080元。

  据了解,在南江县,和小田村一样依靠农家书屋建设摆脱贫困的还有赤溪镇蒲坪村等47个村。同时,南江县以乡镇文化阵地为支撑,相继完成48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7个农家书屋和360个文化大院建设。

  创新机制

  打造“文艺南江”

  在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作中,南江始终以文化设施建设为主抓手,着力构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努力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投资1.8亿元,建成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体育馆和影剧院“五馆一院”,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同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搭台、群众办节、农民增收”的运行机制,常态化举办“醉美玉湖·七彩长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酥肉节、庖汤节、彩林节、抢鱼节和云顶茶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为乡村旅游集聚人气、拉动消费。

  同时,南江县还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创新文化创作生产激励机制,打造“文艺南江”。近年来组织杨坝镇“南江民歌”传习所等10个非遗传习所和县城各社区居民,每月1日在县城集州古街戏楼举办一次《集州欢歌》民俗文化展演,用文化自信展示群众的生活自信。同时,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话剧《滴灌》已完成创作,正在编排中。宣传南江特色农产品的《云顶茶歌》《南江黄羊之歌》《金花银花山花花》等歌曲,也进一步提升了南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记者 吴岷迅)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