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65hh
站内搜索:

推动古籍保护工作再上台阶

【2017-09-22 15:40:18】【来源:中国文化报】【字体: 】【颜色: 绿

   巫志南

  新近颁布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部署和要求,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古籍保护经验、继续坚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的基础上,立足于文化强国的历史新高度,对“十三五”时期古籍保护各项工作进行了精心规划。

  中华古籍保护兹事体大。中华民族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各族人民共有的基因和精神家园,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和源泉,也是中国在当今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守立场、砥砺前行、引领发展的深厚根基。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规划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充分体现了古籍保护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目标清晰、项目准确、任务具体,规划的实施将推动古籍保护工作再上台阶。具体分析规划在思路、原则、任务、举措等方面的特点,可简要概括为以下“7个兼顾”:

  一是兼顾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规划高度重视从“面”上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文化、教育、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对本地、本系统古籍保护的职责,要求各级各部门做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健全普查登记机构,实现古籍登记管理全面化、常态化。在此基础上,规划又从“点”上强调要完善古籍分级保护制度,研究制定珍贵古籍评级标准,把海内珍本、孤本作为抢救修复、日常养护和转化保存的工作重点。

  二是兼顾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与以往古籍保护工作要求相比,此次规划更加重视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计划实施《中华再造善本(三编)》《儒藏》《中华续道藏》《大藏经》《中华医藏》和“中国古籍珍本丛刊”“中国古籍书志书目丛刊”“海外中华古籍珍本丛刊”“海外中华古籍书目书志丛刊”“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古籍影印和整理出版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既是古籍资源分类挖掘,也是善本集中整理再造,又是古籍精品现代打造,这些重量级古籍珍本以“藏”“编”“刊”等方式,得以顺畅进入现代社会生活。

  三是兼顾基础建设与产品创新。规划一方面把古籍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其他相关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指出要编制出台一批古籍保护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古籍保护标准体系,及时加强这些基本建设,必将有力夯实古籍保护的工作基础。另一方面,规划十分注重内容挖掘、产品推广、文创开发和活动开展,筹划组织编撰出版《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和“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等,以面向现代社会公众诠释和解读中华优秀典籍,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兼顾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特定传统技艺对于古籍保护来说实属须臾不可或缺,规划继续致力于促进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发展,重视古籍修复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扶持古籍修复、古籍用纸制作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支持开展收徒、教学、传习活动。与此同时,规划结合现代技术进步,对应用现代修复、存储、传播技术做了工作安排,要在具备条件的图书馆设立高水平文献保护重点实验室,开展古籍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实验,持续推进古籍修复工艺和方法创新。

  五是兼顾国家职能与地方协同。规划明确指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职能,主要负责规划、指导、实施全国古籍修复工作和科学研究,建设国家级古籍保护实验室,推进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建设,以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动立法工作等。各地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收藏单位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积极作为,做好本地本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管理、保护工作。国家还将继续实施新疆、西藏的古籍保护工作专项,加大对新疆、西藏古籍保护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六是兼顾国内保护与国际回归。由于近现代帝国主义入侵、掠夺和长期战乱,大量珍贵中华古籍流失海外。规划在部署国内古籍保护工作的同时,把流失海外的中华古籍回归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计划以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存藏的中华古籍为重点,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并灵活采取资源数字化、影印出版等多种方式,争取海外中华古籍早日回归。

  七是兼顾组织协调与推动立法。规划推出了清晰和成熟的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即:发挥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和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平台作用,建立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的工作制度,由文化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发挥职能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项目实施等方面沟通协作、形成合力。规划还突出了立法工作,及时开展专题调研,起草法律文本,争取古籍保护立法尽早纳入国家立法计划。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